文章数:17609篇    征文数:47963篇    摄影作品:2286

我所知道的……

评古论今    2014年09月23日   阅读:513次

姓 名 学 校 班 级
戴君安 干窑小学 五(1)班

       嘉善,地嘉人善,物产丰富。
       嘉善有一个小镇,叫干窑,以前名叫“千窑”,因为那儿有成千上百个大小不一的窑墩。一天,下江南的乾隆皇帝误将“千窑”读作“干窑”。从此,天下就有了一个“干窑”镇。
干窑镇上水道纵横,架着很多桥梁,其中一座年代最久远的桥叫“澜翠桥”。听爷爷说,这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干窑镇上有户人家,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有一手制作绣花针的好手艺;母亲早逝;女儿名为澜翠,长得眉清目秀,十分漂亮。澜翠心地善良。平日里,总是挎着一篮绣花针到街头四处叫卖。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热心相助,深得邻人喜爱。
       一日,澜翠照例上街叫卖绣花针维持生计。可惜天气太热,行人稀少,生意无人问津。她走了半天,来到一座石桥前,又累又渴。澜翠登上石桥,坐下想休息片刻。她刚把篮子放下,忽然一阵大风吹来,篮子被掀翻,直往桥下坠。篮中的绣花针也顺势撒入河水中。澜翠一时性急,猛起身想抓住篮子,不料失足跌下河去。她不会水,无奈挣扎一番后沉入河底。正在此时,皇母娘娘途经此地,见此情景,便将澜翠救起。由于澜翠一生积善,皇母娘娘将其收为义女,从此成为神仙。而她篮中的一枚枚绣花针也化为了一条条全身雪白,眼如针孔的细小鱼儿。干窑人称它为“银鱼”。奇怪的是,银鱼只在这座石桥下有。只要在这座石桥下撒网,必定会网到满满一网银鱼。因为澜翠,人们的饭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佳肴。
       为了纪念澜翠,干窑人把她失足掉下的桥命名为“澜翠桥”。只是可惜随着环境的污染,这种银鱼在干窑已不见踪影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肥沃的嘉善土地培育了一代优秀儿女。我为自己是善良的嘉善人后代而骄傲!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昵称  
评论要求:
1.评论字数必须20字(含20)以上。
2.无意义或不良评论将被直接删除。
验证码:    注:验证码为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