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成效显著
2013年12月21日 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芦苇岸 7月,三名学生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小学组足球机器人项目金牌,随后,学校的科技小组又在印度尼西亚“世界文化遗产”的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喜人成绩……日前,记者在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听到的喜讯一个接一个,据统计,近三年来,该校学生获县级以上科技奖657项,其中省级以上114项。这是该校长期坚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催生的结果,为此,师生们喜不自胜,科技热情高涨,各种创新活动蔚然成风。 营造人人参与的科技创新氛围 围绕“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育人目标,在落实“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活教育”这一办学理念过程中,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紧紧抓住“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契机,首选“科技教育”创建特色学校,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科技创新氛围。 该校领导介绍,学校实验楼的底层以图片形式展示校园内近六十种植物,并开展“校园植物知多少”等相关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去亲近身边的植物;实验楼墙体上张贴的“小发明十二法”和学生的科技小品创作过程,对启发学生爱上发明创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验楼走廊上,每一块宣传牌,都在报道校园科技活动的信息,诱发学生投身科技的欲望。 学校还围绕“自然生态实践、现代科技展示、科技创新探究”三大主题,在实验楼内布置各类科技文化图片和展品。目的是激发起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引领学生遨游科技的海洋。 该校的实验楼三楼是学生动手实践区。摆在过道上的科技探究器材总是让学生流连忘返,一串串小问号就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科技俱乐部的实践基地——探究性实验室里那无数有趣的科技现象也同样吸引着孩子们,在这里他们可以静静地玩,静静地思考;新能源学习园地,让学生体验到低碳生活,切身感受低碳生活就在身边,积极倡导学生去实践低碳生活。 而最让学生深切感受置身科技生活洪流,欢欣鼓舞的是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从2009年开始,从未间断过。目前,校园科技节已形成了“一节一主题,年年有进步”的喜人局面。学生们的科技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励,从“放飞科技的梦想”到“科技创新我参与我快乐”;从“创造始于问题”到“分享创造的快乐”,科技创新的意识,已在学生中根深蒂固。 制度保障激励科技教育活力四射 据统计,该校的校园科技节普及率已达98%以上;各类科技比赛参与率达到100%。是什么让学生如此喜欢科技,并成果不断呢?记者采访发现,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到各项科技活动中来,学校还不断创新管理方法,逐步摸索出俱乐部制、导师制、例会制、积分管理制、特长生评聘制等五大制度来统领全校的科技教育工作。 据该校分管科技的副校长吴斌杰介绍说,俱乐部制就是在开展普惠性的科技活动基础上,在学校成立若干个科技俱乐部,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其中,在俱乐部之中实行部长负责制,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刚刚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金奖的就出自该校的机器人俱乐部,自2008年成立以来,成长迅速,2009年夺得全国第四名(二等奖)。今年,机器人俱乐部将硬件装备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着力进行比赛方案设计创新和同伴合作能力提升,以此提高参赛队伍的整体实力,在2013年FLL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华东赛区直选赛中初露端倪,两支参赛队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在本次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再显身手,一举夺得足球机器人一等奖,圆了全国夺金之梦,更成为代表我国出战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的队伍之一。 在俱乐部制的基础上,学校推出了导师制和例会制,让广大教师在管理上和技术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并定期进行交流。而积分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参与不同的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进行积分累积制度,不仅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对班集体的凝聚力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特长生评聘制度则是让不少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在课程学习之外的特长,让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孩子参与到各类科技活动中来。 目前,科技已成为该校的发展品牌和锻造“活力学生”的有效载体,校领导表示,发展科技,师生们信心满满,今后,在科技教育之路上会越走越精彩。 |
上一篇:嘉善县车站路小学“老少同乐,喜迎新年”
下一篇:嘉善三中打造“古韵熏陶”特色学校热度不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