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17609篇 征文数:47963篇 摄影作品:2286篇
走进一家小书屋,在墙角的隐蔽处寻见了它的身影。它表面沾了些许灰尘,似乎是一位经历了生活中的大风大浪的老者,展现给人沧桑的面庞。我不经意的翻阅了一下,那标题却震憾了我的心灵。于是,我放弃了那些光鲜亮丽、被店主保护得一尘不染、放在最显眼的处的书籍,选择了那本沧桑背后的智慧——《读者文摘》。
走出店门,我期待、激动,却又有些心痛。毕竟,书的厚实感与它的价位永远是成正比的。但心中的欲望还是战胜了价格,我买了那本书。
书中的每一个标题,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深刻而蕴含真理。书中的故事不是什么名人伟迹,只是平凡人所经历的事,似乎每一篇中,我都能找出自己的身影。我们所经历的事一样,只是做法不同而已。每一篇,都会教给我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
正在我对这本书无比信任时。一个标题,令我不解。“跌到了,暂时趴下”。我记得我的一位数学老师说过,“从哪儿跌到就从哪儿爬起来!”跌到了不就应该爬起来吗?为什么要趴下?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一堂数学课上,我被老师叫到黑板上做题目。我先是做法不对,后又是抄错,加错,我无比尴尬。老师连问我三遍,哪里做错了?紧张与泪水已蒙蔽了我的双眼,那么明显的错误,我竟没看出来。以前是耻辱,但现在是幸运。因为,后来几堂课上,老师让我去做,我做错了,下堂课继续。在一次测试中,我竟遇到了在那一堂课我做错的类似的题目。于是,我用便捷的方法,正确的做出了题目。我感激那位老师,也感谢“从哪儿跌倒了就从哪儿爬起来!”这句话。
细细品味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却又能领悟出什么。我不那么坚持原先的看法,细细去想,“暂且趴下”的寓意。如果我不那么急着爬起来,暂且趴下,能够做些什么呢?盲目地休息,刻意地逃避,还是更理智地去分析自己跌倒的原因呢?我想对于前两种而言,后一种更明智吧!“从哪儿跌倒了就从哪儿爬起来”的精神可嘉,但如果是盲目地站起来,我相信结果依然会跌倒.无数次的跌倒,也会让人失去信心,不要说站直,就连站的勇气也没有了吧!如果那几堂课中,我能够找到自己跌倒的原因,也许我跌倒的次数也便减少了,我也能够站得更稳。
《读者文摘》这本书已成了我的人生宝典。最初,我一页页地看,我追求那种乐趣,后来,我一行行地看,我想读懂它,现在,我一字一字地看,我想从书中感悟人生。
记得书中有一页,沾了一些污秽,我狠心撕去了那一页,但早已忘了那一页的内容。我想那缺失的那一页应由我的生活感悟去填写吧!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作者:王鸣悦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没有喧嚣的辞藻,也没有强烈的色彩,有的只是亲切的笔触,朴实的气息。笔下流淌着一股恬静之美,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行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的哀怨,轻轻的惆怅。
《边城》最适合在那清新的早晨,品着一杯香茗,吹着凉凉的风,望一会儿被薄雾阻隔若隐若现的远处,以任何一种姿势慢慢读完。
边城,这个充斥着朴实而又热闹的湘西小镇,缠绵着一个凄凉的故事。沈从文细腻而又独特地刻画了“翠翠”这个人物形象。弱女子翠翠心里满满的都是爱,有对爷爷的依恋,也有对二老傩送的痴心。但由于二老傩送对爷爷的偏见,对老大天宝的死的在意,在他心里衡量着孰轻孰重,最终艰难地斩断了和翠翠的情缘,尽管心底仍存依恋。“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局意味深长、催人泪下,令人心中隐隐作痛。眼前浮现出一个瘦弱单薄的身影,在一片火红的夕阳下,“痴痴的坐在岸边”,执着地望着远方,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
沈从文在这篇故事中只扮演叙述人的角色,淡淡地叙述,不带任何感情地叙述,却照样让人痛彻心扉,留着浓浓的哀怨,让人沉浸其中久久回味。读罢,满口带着醇香,一切向我们敞开。
《边城》是透明的,透明得像深山里的清风;《边城》是纯净的,纯净得像田野里的草香。
首页 上页 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