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17612篇 征文数:47963篇 摄影作品:2286篇

心愿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9月07日 阅读:357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俞晓 | 电大综合高中 | 08财会班 |
久久,久久的伫立于此,心里某个幽暗的角落“哗”地泻近一束阳光。如同医生来自前世的呼唤,注定今生无法逃脱它的磁场。感动了,就在上海世博会,我被感动了。
我感动于这种浑然的氛围,感动于这种交流的精彩,感动于这种融合的气息。我分明看到了,看到了那千千万万不同时代,不同肤色的,不同信仰的人们,他们那双渴望展示,渴望交流的真诚的眼睛,正是因为他们的心愿,才有了今天的世博,才有这场科学与艺术的盛大狂欢。
每一座场馆都代表着一个心愿,它是人类对自身,对未来的一种祝福。就拿主题馆来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和“健康”,城市人馆将通过这些方面向观众讲述来自世界各大洲不同职业的若干家庭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空中长廊观赏多元化城市的面貌,了解城市的真实生活及人们进入城市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目的。在城市人馆中,通过大量城市人日常接触的物品将作为展示的基础材料(例如牛奶盒、脚手架、油漆罐、百叶窗、档案柜、周转箱等),展现许多真实的家庭生活场景,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以及对于工作的不同目的和愿望。观众在游览的过程,能感受许多不同的城市场景,如虚拟城市、建设中的城市、工作城市、居住城市、休闲城市、历史城市等。
给我震撼最深的是中国馆。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粮仓,表达了希望天下富庶的心愿。那四根粗大的方柱携着擎天之威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一层一层,叠加而上;那明亮而不刺眼的中国红,干净,纯粹,直抵灵魂,看着它,抚着它,我深深痴迷,想起了粗糙的小米子,想起了细细的谷粒,想起它们苍秀的气息。天下粮仓呵!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这个神奇的民族,在不间断的天灾人祸后,依然傲立。
非洲的展馆也都各具特色。我极其留恋的是波兰展馆,整个展馆看上去,就像一架钢琴,这是对音乐感动生活的心愿,对肖邦的纪念吧。步入其中,有细碎的阳光零散落下,浮动于眼眸,脸庞,柔和惬意,肖邦的小夜曲适时响起,温暖舒和。这时,你会感觉一种静穆,渗入灵魂,就像被洗礼了一样。整个空间呈几何分布,明暗错落,诠释着光与影的美丽。
我继续走在世博园中,没有任何方向,只为感受这千百年来,不同心愿凝聚而成的奇迹。
来到土耳其馆时,看到了红色的镂空外墙和米色的墙体,墙面上装饰着古老的壁画和岩画图案,还有一些人类狩猎时的雕刻。它时对人类过去的一种缅怀吧,传达了珍稀历史的心愿。这一瞬时空的错乱感,让人骤然停顿,凝望,进而深思。我在馆内喝了一杯咖啡,当那漂亮的女占卜师接过咖啡渣时,我望了她一眼,她蓦然一笑,没等她说出占卜结果,我就转身离去。不是吗?何必在意于预言,只要享受那份人性之美,生命已足。
这时一场伟大的盛会呵,它汇聚人类文明之大成,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它是深深植于我们血液的,是我们渴望展示发展,交流的心愿所凝聚而成的。早在公元五世纪,人类的这种心愿就在波斯被凝聚,如今,沧海桑田,这种心愿也未曾动摇,虽经天灾人祸,千险万阻,但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了下来。这是一种真诚,一种知道疾病,贫穷,战争,却依然走下去的真诚。我为人类这种真诚心愿而感动,而痴迷,而低吟。相信哪怕海枯石烂,只要在这阳光下,还有渴望交流的人们,这心愿依然会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