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博——美好城市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9月05日 阅读:416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王鑫 | 第二高级中学 | 高二(10)班 |
世博——美好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个寄托亿万人美好憧憬的世纪梦想,一个激情体验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盛会,一个追求交流、沟通、对话、合作的和谐大舞台,在和煦春风中呈现给世界。 上海世博会,正在树立起新的坐标。 这是跨越国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会
188场国家馆日和29个国际组织荣誉日、预计7000万人次以上的海内外参观者……上海世博会将历史性地成为一场跨越国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会,一次人类对未来城市美好生活的集体畅想。
法国馆外人头攒动。热情的参观者都为了一睹以“感性城市”为主题的法兰西魅力,馆内,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传世名作集体亮相——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梵•高的《阿尔的舞厅》、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高更的《餐点》,还有罗丹享誉世界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静候品鉴。
何止是法国,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国家都拿出国宝级珍品和凝聚文明结晶的案例示人。丹麦“小美人鱼”、塞舌尔国宝亚达伯拉象龟、新西兰银厥、日本新概念车、俄罗斯月球车……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确定在本届世博会博物馆和城市足迹馆展出的顶级珍宝就达330件,“这在世界现代历史上称得上绝无仅有” 。
外形宛如太空堡垒的“紫蚕岛”——日本馆一开馆就游人如织。这个覆有太阳能发电装置膜结构“会呼吸”的展馆,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的精彩展示,来启迪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对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态的思索。
俄罗斯首次在世博会上设立自建馆,德国建造了其参展博览会以来最大的展馆……“未来的种子”、“梦想的力量”、“文化的传承”、“城乡的互动”……美妙绝伦的未来画卷在黄浦江畔打开,异彩纷呈的文明之旅从此启程,心灵交融的畅想曲在此奏响——跨越鸿沟的全球文明,汇聚在世博园。
这是一次空前的文明大聚会,更在于从这里开启了新的境界。
从传统的产品展示拓展到创新理念和经验的交流、从现实成果的陈列延伸到对未来的展望和畅想,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特色,也是世博会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世博园浦西园区一个约15公顷的展区内,“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四大领域的“活”案例,像磁铁般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参观者惊奇的目光。从别出心裁的大竹屋到“零碳社区”,从上海的“沪上生态家”到台湾的垃圾零掩埋,从建筑新构造到新能源利用,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案例,探寻着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种种可能。
而上海世博会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更是开创了世博会“实践未来”的先河。“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各种“代表性城市”的生动现实和前景。“打开未来城市的大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城市、自然相和谐,推动建设平安、文明、幸福的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对此大为赞赏,表示以后每一届世博会都要展示“最佳实践”,世博会的“实践征程”将从上海起步。
上海世博会翻开了世博历史的新篇章,让世博会走进了发展中国家,真正让世博会成为人类大团圆的盛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会的主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高二(10)班
王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