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之约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9月04日 阅读:400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俞越洋 | 嘉善一中 | 807 |
世博之约
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会,每天都从新闻上每天看到“据世博还有×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博会终于开幕了。其实在开展上海世博会之前,我对世博会跟本没有任何概念,可以说根本不清楚世博是怎样的一个盛会。
二零一零上海世博会被认命称为家门口的时候。自然,作为中国人,不去参观,必然会留下很大的遗憾。我去世博参观过两次,果然很名不虚传,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的宾客。大多数人去过一次后的影响就是“拥挤”。总之,“人山人海”一类的词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当然世博之所以吸引那么多人,也源于它独特的魅力。
因为事先没有预约,也没有去大馆排上八九个小时的游击精神,所以沙特馆、中国馆,这些热门馆都没有去参观。只是去了一些排队时间相对较短的馆。反正是来参观,也无所谓大馆小馆的,都是世博的一部分嘛。在我的印象蛮深的是意大利馆、英国馆和巴西馆。
意大利馆里高达的模特和设计时尚的服装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展示了意大利的服装风格,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异域中,欣赏意大利的文化底蕴。期中还有一位设计师,在一个玻璃组成的密室中制作服装,旁边还有许多成品。我看这些衣服好像不像现代人所穿着的,应该都是上世纪的风格吧。至于英国馆,就是完全不同的分格了。它是由无数的玻璃管组成的。不过据导游介绍,英国馆只需在外面看看就好,特意排队进去不太值。我倒是真的没有觉得,里面也很精彩,更重要的是它表达的主题很好。每一根玻璃管里都有一颗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据说,等世博闭幕后,英国政府将把一部分种子赠送给中国。而这些种子也将分配到适合它们生长的地发。我想,这些种子也代表了两国之间的友谊萌芽生长。巴西馆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移动玻璃”。在一块玻璃之下,巴西的地图在底下缓缓的移动,给人的错觉像玻璃在移动一般。用科学来解释很能就是对照物的选择吧。
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将这种美好一直延续下去。
俞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