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世博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9月02日 阅读:486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郁思澄 | 嘉善一中 | 807 |
我与世博
八(7) 郁思澄 指导老师:朱芸花
说到世博我的话闸子就止不住了。因为我对世博的感受真是太多了。
我去过好几次世博会,我大概算了一下,我去过的馆,大大小小的一共有30个了吧,每个馆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中国馆。
对于一个中国人,我是骄傲的。
说实话我一开始并不喜欢中国馆,甚至觉得它难看,觉得里面的展品无非就是一些成堆的艺术品;在妈妈帮我预订之后,我还一度拒绝,不想去。
可当我站在它面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异常的渺小,中国馆的美丽,是在心底慢慢泛起的点点记忆,真切,却模糊。中国馆那明艳的红色,让人记住的,只是庄严,只是壮观,只是记忆。
中国馆一天允许5万人进去参观,我们预约的时间正好是饭点,以为人不会多,可是人还是排山倒海,看了中国馆这气势,才知道别的馆的人是那么的少。
我历经了两个半小时的艰苦等候之后,终于乘上了通往中国馆顶部的电梯,电梯是高速运动的,但我却丝毫感觉不得到它的运动,电梯两旁的显示频模拟了火车车窗看出去的景色,让我们了解了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开放后的巨大转变。
从电梯中走出来后,发现我身处在一个不算太亮的的地方,地上有市级以上地区的名字,我非常眼尖的看到了嘉兴,还合了影呢!
接下来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主要内容也是改革开放30年间的主要事件。电影屏幕特给劲,是3面的超大显示屏,还有天花板上的显示,感觉身临其境,电影的内容还挺感人的,差点哭出来。
从电影房里出来后,就进入到了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活动的清明上河图区域,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往来船只车马络绎不绝,甚至在原先的基础上再加上了夜晚的效果。本来我们是有幸一睹清明上河图真迹的,可是当天展出的是从西安运来的秦始皇兵马俑,虽然有些遗憾,但对于我这个没去过西安的人还是有福利。
在接下来我们就是乘坐轨道车来参观中国的造桥历史,桥的确是中国的杰出作品,我看到了不少外国朋友都竖起了拇指。灯光,音效的配合堪称完美。就像让人进入了一个微小的桥的纪念馆。欣赏了不同的桥的结构,材料……
接下来就是我们孩子们的作品了,主办方收集了从世界各地寄来的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在画纸上,尽情画上我们的构图,以及我们自己对世博会的畅想,相信有这么一天,这些一定会变为可能。孩子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未来!
最后看到的是我国为了节能减排而做的努力,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共同畅想一个更美好的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