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世博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8月29日 阅读:392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胡艺 | 高级中学 | 111 |
终于,在等待了几个月后,我们终于踏上了去往世博会的途中。虽然是早上,窗外的阳光已足以唤醒恍惚的人们,一个小时显得短暂而匆忙。
世博园区内,有序的排列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展馆。馆外,是密密麻麻排队的人群。在7月的烈日下,将这场盛会的魅力表露无疑。新西兰馆中,有特效团队打造出的新西兰风景让人叹为观止;澳大利亚馆中,160米的全封闭玻璃通道为参观者展示澳洲历史;意大利馆中,巨大的礼服及琳琅满目的红酒让人体会文化大国的魅力;英国馆外,几万个发光触须令其犹如一朵蒲公英.....每个馆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世博,不仅仅是让别的国家的人,更了解中国。更让中国一些难以跨出国门的人,看到了各国的历史文化,看到了以前从没看到过的世界。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个寄托亿万人美好憧憬的世纪梦想,一个激情体验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盛会,一个追求交流、沟通、对话、合作的和谐大舞台,在和煦春风中呈现给世界。
第一次将承载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使命的综合性世博会带到发展中国家,结束了它历来是“发达国家专利”的历史;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探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方向;第一次设立实践区,开启博览之余的实践先河——在159年的世博历史上,在人类追求科学发展的不歇征程上,上海世博会,正在树立起新的坐标。
跨越国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会
5月1日,随着神奇的“磁悬浮”金钥匙转动,世博会历史上参展成员最多的文明盛会,正式启幕。在随后的180多天里,浦江两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内42个自建馆、11个联合馆正式开门迎客。
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188场国家馆日和29个国际组织荣誉日、预计7000万人次以上的海内外参观者……上海世博会将历史性地成为一场跨越国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会,一次人类对未来城市美好生活的集体畅想。
2010世博会的核心是创新和互动。创新是灵魂,而文化交流也是世博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纪元,2010世博会将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差异以及双赢的未来合作,因此在新世纪高度的创新和互动将会是组成这一主旋律的重要音符。
2010年世博会也是一个宏伟的国际集会。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吸引大约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和7千万国内外的参观者来参加世博会,以确保是史上最盛大的世博会。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全球视野来看世博会,尽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获得各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
2010上海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滥建厂房,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灾频发,噪音刺耳,臭气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河中死鱼漂荡,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废渣成堆……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
如果只顾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
缺少绿色的家园就缺少了宁静、安详和快乐。没有了茵茵绿草,只有片片惨白的路面,在强烈阳光下泛着刺眼的苍白……
绿,生命的颜色;绿,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绿色,便有了美丽的校园。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绿色,是文明的象征;绿色,它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和魅力。
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城市多一份绿色,添一份活力。为珍惜绿色、爱护绿色的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人人都在为世博做贡献,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这块热土上的中学生,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在憧憬美好明天的同时,我们也要为世博会的精彩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也要通过我们的双手、至诚至热的心和实际行动,来实现上海对全世界的承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将向世界奉献一个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这是上海对世界的承诺,更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