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8月08日 阅读:355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胡嘉艳 | 高级中学 | 307 |
梦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题记
这场为期184天的盛宴,中国等待了上百年,上海谋划了20多年。徐徐展开的胜景背后,正是一个国家向上生长的力量在背书。
(一)播种梦想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发表了自己的幻想小说《新中国》,在小说中他预言上海浦东将开博览会。“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小说中,妻子对从梦中惊醒的丈夫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丈夫却答:“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首届世博会并一举夺奖,1876年100多位留美的中国少年参观了费城世博会,不少仁人志士期望着通过举办世博会提高民智、富国强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汪道涵就提出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设想。原由是汪老在1983年至1987年三次访问日本,参观了三届世博会的旧址,切身感受到世博会对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回国后,汪道涵组织一批学者专门调研,认为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一是直接加快了大阪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整个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日本的知名度,此外改善了日本的国际形象彼时,日本经济形式和中国目前颇为相似,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正是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举办,这两次世界性的盛会,拉动了东京和大阪的基础设施建设。汪道涵认为,能给上海发展带来持久动力的有两个方面,科技和金融。其80年代主政上海的两大构想就是,开发浦东、申办世博会。而且,上海市委市政府曾在1984年、1988年责成有关部门对申办1989年世博会和1993年世博会做过可行性研究。1992年10月,在上海市委的一次书记办公会上,吴邦国书记、黄菊市长又再提出再研究一下申办世博会的事情,并指定时任上海副市长徐匡迪带队去韩国考察大田世博会的筹备工作。
(二)梦想起锚
1999年5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上。当年11月18日,国务院作出批示,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申办2010年世博会。
2000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并确定了以国务委员吴仪为主任委员的申办委员会成员名。
2001年5月2日,时为中国驻法国大使的吴建民亲手将正式申请函交给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注:国际展览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从递交申请函那一刻开始,中国驻法使馆参与申办上海世博会的工作也随即启动。
此后,一系列的事情便接踵而至,首先就是需要中央的支持,并且确定申办方式。随着2010世博委员会的成立,一切都开始了。毕竟申请国不单单是只有中国。于是,国际版面被这些国家都花大钱买下了,中国当然医务室不能示弱的。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可谓是世博有史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在五个申办国中,最有竞争力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中国、俄罗斯、韩国。
(三)梦想成真
2002年12月3日,吴仪的总结陈词颇具感染力,她最后一个动作是伸出双臂,对台下代表说,“给中国一个机会”。陈述中,放映了专门为申博拍摄的影片,影片以在中国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开头,优雅的乐曲把人们带到了上海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影片末尾,一个天真的小姑娘目光中闪耀着期待说:“再过8年,我长大了,我要在上海欢迎你们!”她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大厅里……
3点35分,投票结果一显示,会场上立即响起一片掌声……
(四)梦想中断
1867年,巴黎世博会向清政府发出邀请,被官方轻易拒绝了。3年后,维也纳世博会再次来敲清王朝的大门。这一次,清王朝勉强同意。而据记载,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日本出动了60多位工程师前往。他们的使命,就是把西方发达的产业制度、科技发明引进日本。1876年费城举办世博会时,100多位留美的中国少年正在哈佛学习并参观了世博会。这批中国最早的留学生是由清政府派赴美国留学的,却因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随后被强令回国。
是时代决定成败。不同制度下,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当今社会,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钥匙。科技与文化,是中国在世界占有地位的保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
(五)梦想不止
将一个百年老城市的硬件脱胎换骨固然不易,但着眼于1900万上海的居民,这座如今到处簇新的大都市,还需要回归生活的内核。上海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努力实现世博口号的承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