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随风而去的——读《飘》有感
《阅读伴我成长》 2010年07月28日 阅读:791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高中投稿 |
记得有人说过,人和书也是有缘分的,像张爱玲笔下的男子和女子,千山万水,蹉跎岁月,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恰在那个时刻遇到了彼此,了解了彼此。我和《飘》早就相识了,却始终没有相知,直到今年夏天,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我才深深地被他感动。
就算没有读过《飘》这本小说,很多人至少也看过《乱世佳人》这部电影。女主角思嘉虽是虚构的角色,却刻画出一个意志坚强,美貌与勇敢兼具的女性。而年轻时代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其独立的个性及俏丽的风姿,分明就是思嘉的化身。
说说《飘》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思嘉吧。 贵族思嘉表面上温文尔雅,其实是个自私又虚荣的家伙,但因为意气用事做了许多错误的决定,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为爱盲目的大傻瓜,喜欢伪装是她的本性,她也一直伪装得很好,直到遇到了船长瑞特德。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下,思嘉无论有什么鬼把戏都暴露无遗、无所遁形地现出原形来。
但同时思嘉又有她的优点,直话直说,坚强的性格,好强的本色让她明白,生活是在受磨难,必须凡事靠自己,这对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是一个好榜样。”我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勇气,就不会毁灭。“——这也许就是作者在思嘉身上所寄托的愿望吧。思嘉也有她的奋斗目标,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在那个封建战乱的时代,她一个女子开办工厂,让她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但在她感兴趣的事情上——赚钱,她是如此乐此不疲的奋斗,不管她已经挑战到了其他人忍耐极限,也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
有时候,我却觉得媚兰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人物,希礼辜负了媚兰,但他至少还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陪伴着她,无论他如何喜爱思嘉,他都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丈夫应有的责任。可是思嘉呢,瑞德就在她身边,她却一再地伤害他,始终没有对他无私的爱做出回报,她为他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生下了邦妮,可是现在,邦妮也已经离开了人世。她后悔极了,她在浓雾和黑暗里狂奔,就是为了求得他的原谅,就是为了补偿他因为她的自私所承受的所有伤害。可是他告诉她,他已经不在乎了。
花瓶已经碎了,他说我宁可看着碎片回想它以前的样子,也不愿意把它修补起来,放在那里,欺骗自己,说这花瓶依然完好如初。他说他太老了,无法再承受婚姻中的谎言和欺骗,他说他希望他还能在乎她,可他做不到了。她已经失去了这世界上最后一件重要的东西——瑞德,也许再也追不回来了。
在这绝望而痛苦的时刻,她想到了塔拉。是的,那片生她养她的土地,那个她魂牵梦绕的田园。一路走来,她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为了它,它是这条路的起点,现在,她要回到这个地方去,回家去。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这是《飘》里最经典的一句话,从小说出版那天起,不知道激励了多少遭受失败打击的人,而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看过这部小说。而我看到结尾的时候,却忍不住叹了口气,心想,这句话对思嘉而言,不知是帮了她,还是害了她。
是的,也许对自己说一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的确能从巨大的打击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可是别忘了还有一句,“我现在不能想这件事情,我要等明天再想,等我能接受的时候再想它”。这是在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话。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口吻多像个孩子啊。可是看到最后,当这句话再次出现的时候,我怎么也笑不出来了。郝思嘉的孩子气和一往无前的冲劲开拓了她的事业,却毁了她的婚姻和爱情。当她最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爱到分离才相遇的悲剧结局时,她才意识到,即使有一百个明天,一千个明天,她要面临的一切也不会随风而去。她一直在路上走着,一直不肯回头看来时的路,而一旦回首,身后已然是荒芜一片。瑞德回不去了,她也回不去了。她终于知道如何去爱,也终于知道她应该爱的是谁,可惜的是,那个她决定为之付出一切来报答他的爱的人,已经无力再爱了。
我想到最后她是想要认真做一个像她母亲埃伦那样的女人了,只可惜韶华不再,这领悟来得太迟了。若是要问思嘉获得的最大教训是什么,那就是,再不把该在今天反思的事情推到明天,也决不把今天该珍惜的事情交给明天。明天再美好,也是虚无缥缈的;今天再平凡,也是实实在在的。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瑞德是不需要怜悯的,她也不需要,要的只是珍惜。只是这珍惜也来得太迟了。珍惜不了瑞德,她就只有珍惜塔拉了。十二年过去,沧海桑田。纸醉金迷,衣香鬓影,她已经看得太多。见人事已多,我想她该是倦了,看透了华丽外表下的空虚和无聊。于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白瑞德走了,去了查尔斯顿,去了田野乡间;思嘉也走了,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塔拉。“你来自尘土,必归于尘土”;他们来自田园,也必然归于田园。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殊途同归。我更不知道,他们能否在世界上某个角落相逢。 不过我想,那次相逢,我们想象中的相逢应该是平淡的。两个人都走过了万水千山,都经历了生离死别,那时候也许只会像张爱玲笔下的那对情侣,淡淡地说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吗?轻描淡写的语气背后,依稀可见岁月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