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17609篇    征文数:47963篇    摄影作品:2286

世博游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7月05日   阅读:576次

姓 名 学 校 班 级
顾梦燕 第二高级中学 高一(12)班

世博游   (顾梦燕,嘉善二高,高一(12)班,不是小记者)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能和父 母一起去上海看看中国人自己的世博,我想那一定会很自豪很骄傲。而今天,我终于把这梦想变为现实。
享受着晚风的吹拂,欣赏着璀璨的灯光,置身于由音乐,喷泉组成的奇妙世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夜幕下的世博园透出的别样精彩,更是科技创新带给人的无穷魅力。无论是夜色中静谧的色彩之间的世博园,还是白天喧闹声中的世博园,无不反映出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一走进世博园,就看到了世博园中许多展馆的掠影:例如:中国馆、沙特阿拉伯馆、瑞士馆、韩国馆、,但是由于时间的有限以及排队人口之多,我们不得不选择放弃一些大国馆,而去小国馆。
吉林馆虽是一个小馆,却如梦似幻的美丽,它的外观是由抽象的绿色森林和绵延的长白山组成的,整体色调非常清新,在这里不仅可以倾听来自大地的故事,游历大峡谷,还乐意欣赏天池,瀑布和雾凇等美景。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吉林馆的吉祥物“长白精灵”的内涵,品尝吉林的特产——玉米。
印度尼西亚馆以其环保材料很好地呼应了世博会“低碳生活”的主题。它利用了竹、木等天然环保材料构建展馆,展示了其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体现了其为低碳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瑞士馆是我们这次旅行所见的第一个国馆。在夜幕下欣赏它的外墙酷似一幅巨大的帷幕,又仿佛一张破颇的“渔网”,但你可别小瞧这破网,它可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在这张巨大的“渔网”固定着一万多个红色的圆形“小太阳”,这些红红的“小太阳”其实是一种内嵌式的太阳能电池板,每个大概20厘米见方,且均包括一个能量发生器、一个存储介质和一个LED形式的电力负载。当“小太阳”们吸收光后,产生的能量便可以转换为灯光。
当你的照相机闪光灯闪亮时,“小太阳”便会回闪,如同在对你眨眼睛一般。而它周围的“邻居”在感知动静后,也会形成“多米诺效应”使整个外墙闪成一片红色光海,而“小太阳”上勾勒出的瑞士地图也愈渐清晰。由于白天收集了不少太阳能,所以夜幕下的入市馆如同“身披”点点星光,真是愈夜愈美丽。难怪有人会说瑞士馆是最具有特色的太阳能场馆了。
不仅瑞士馆如此,以色列馆也以其创新厅中所摆放的上百个互动光球,吸引了不少游客。这些球与普通的球大不相同,只要你一走近它,光球上的人物形象就会用中文和希伯莱语与你面对面的交流,让你感受到这些球状三维播放器的无限魅力,从而流连忘返。
看了那么多馆,最想去看的还是中国馆,又称“东方之冠“它形如冠盖,层叠出挑,集中国古典建筑精粹于一身,它那独特的”中国红“在白天就是一个靓丽的焦点,到了晚上,绝妙的灯光效果,使得”中国红“更加鲜亮美丽了。不仅如此中国馆顶部、外墙上都有装有太阳能电池,照明用电全部自给自足。中国馆的屋顶上没有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还有,中国馆所有的窗户都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既能隔热,又能省电……..”虽然瑞士馆的设计也体现了绿色环保,它顶被一片花丛覆盖呈现出一派开阔、明媚、宁静的田园风光。在这儿,参观者可以乘坐观光缆车,在一片盎然的绿茵地中起伏穿梭,充分享受美丽的自然空间。但相比之下,我更喜爱中国馆,爱它的亮丽色彩,爱它的古典冈韵。
终于,在看了那么多展馆之后,我们开始收拾东西,踏上了回家的旅途,虽然心中装满了不舍,好像再多呆会儿,好像再品味一下夜幕下的世博,但还是十分开心,因为世博的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风展,开启了低碳生活的大门,那时一种象征,那时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能和父 母一起去上海看看中国人自己的世博,我想那一定会很自豪很骄傲。而今天,我终于把这梦想变为现实。
享受着晚风的吹拂,欣赏着璀璨的灯光,置身于由音乐,喷泉组成的奇妙世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夜幕下的世博园透出的别样精彩,更是科技创新带给人的无穷魅力。无论是夜色中静谧的色彩之间的世博园,还是白天喧闹声中的世博园,无不反映出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一走进世博园,就看到了世博园中许多展馆的掠影:例如:中国馆、沙特阿拉伯馆、瑞士馆、韩国馆、,但是由于时间的有限以及排队人口之多,我们不得不选择放弃一些大国馆,而去小国馆。
吉林馆虽是一个小馆,却如梦似幻的美丽,它的外观是由抽象的绿色森林和绵延的长白山组成的,整体色调非常清新,在这里不仅可以倾听来自大地的故事,游历大峡谷,还乐意欣赏天池,瀑布和雾凇等美景。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吉林馆的吉祥物“长白精灵”的内涵,品尝吉林的特产——玉米。
印度尼西亚馆以其环保材料很好地呼应了世博会“低碳生活”的主题。它利用了竹、木等天然环保材料构建展馆,展示了其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体现了其为低碳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瑞士馆是我们这次旅行所见的第一个国馆。在夜幕下欣赏它的外墙酷似一幅巨大的帷幕,又仿佛一张破颇的“渔网”,但你可别小瞧这破网,它可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在这张巨大的“渔网”固定着一万多个红色的圆形“小太阳”,这些红红的“小太阳”其实是一种内嵌式的太阳能电池板,每个大概20厘米见方,且均包括一个能量发生器、一个存储介质和一个LED形式的电力负载。当“小太阳”们吸收光后,产生的能量便可以转换为灯光。
当你的照相机闪光灯闪亮时,“小太阳”便会回闪,如同在对你眨眼睛一般。而它周围的“邻居”在感知动静后,也会形成“多米诺效应”使整个外墙闪成一片红色光海,而“小太阳”上勾勒出的瑞士地图也愈渐清晰。由于白天收集了不少太阳能,所以夜幕下的入市馆如同“身披”点点星光,真是愈夜愈美丽。难怪有人会说瑞士馆是最具有特色的太阳能场馆了。
不仅瑞士馆如此,以色列馆也以其创新厅中所摆放的上百个互动光球,吸引了不少游客。这些球与普通的球大不相同,只要你一走近它,光球上的人物形象就会用中文和希伯莱语与你面对面的交流,让你感受到这些球状三维播放器的无限魅力,从而流连忘返。
看了那么多馆,最想去看的还是中国馆,又称“东方之冠“它形如冠盖,层叠出挑,集中国古典建筑精粹于一身,它那独特的”中国红“在白天就是一个靓丽的焦点,到了晚上,绝妙的灯光效果,使得”中国红“更加鲜亮美丽了。不仅如此中国馆顶部、外墙上都有装有太阳能电池,照明用电全部自给自足。中国馆的屋顶上没有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还有,中国馆所有的窗户都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既能隔热,又能省电……..”虽然瑞士馆的设计也体现了绿色环保,它顶被一片花丛覆盖呈现出一派开阔、明媚、宁静的田园风光。在这儿,参观者可以乘坐观光缆车,在一片盎然的绿茵地中起伏穿梭,充分享受美丽的自然空间。但相比之下,我更喜爱中国馆,爱它的亮丽色彩,爱它的古典冈韵。
终于,在看了那么多展馆之后,我们开始收拾东西,踏上了回家的旅途,虽然心中装满了不舍,好像再多呆会儿,好像再品味一下夜幕下的世博,但还是十分开心,因为世博的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风展,开启了低碳生活的大门,那时一种象征,那时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昵称  
评论要求:
1.评论字数必须20字(含20)以上。
2.无意义或不良评论将被直接删除。
验证码:    注:验证码为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