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土家族
随 笔 2014年10月09日 阅读:290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路伊凡 | 洪溪小学 | 五(2)班 |
提起张家界,想必不少人都听说过,就连课文中也有它的身影。很幸运,暑假里,我跟着爸爸到张家界去旅行。那边土家族的风俗人情让我印象深刻。
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家族占了其中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里的人们住的是吊脚楼,一般有两到三层,每个楼层都用粗壮的圆木支撑着。人们还会在窗户上、扶手上雕刻一些花纹。屋顶是由一片片黑色的瓦片组成的,四角都向上翘起。这里的人们爱群居,有的四世同堂,我想一定很热闹吧。吊脚楼的第一层不住人,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干活的工具和重物;第二层是卧室和吃饭的地方,家人也会在这里做一些手工活;第三层很通风,干燥,除了有人睡,还会隔出一小间来储粮食和存物。关于吊脚楼,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很早的时候,湘西一带的土家人搭起一些茅草屋居住,砍草犁地,在烧荒之后的土地上种庄稼。这一带古木参天,荒山老林里有很多虎豹豺狼,蛇和蜈蚣到处爬。由于人们惧怕野兽,就烧起大火,还在火堆里埋竹节燃烧,野牲口看到明晃晃的大火,吓得不敢靠近,然而蛇虫蚂蚁却不是很在乎这些,常往屋里钻。有位老人想出一个主意,把一些树枝砍成条子,像扎木排一样,在草棚子旁边的树上绑起架子,铺上野竹子和细树条,再垫一层树叶和茅草,顶上支起茅草顶篷躲雨水。人睡在树半腰上,蛇虫蚂蚁就不大容易爬上去。但放在地上的食物被虫子爬过后,人吃了又吐又泻。这位老人又想了个办法,叫人们把一块块大岩板拉上树,放平,再垫上一层黄泥,然后在上面支锅弄饭,这样粮食就不会让虫子爬了。老人的办法很快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人们都照这个办法去做,在大树半腰间搭起大大小小的茅草棚,住在上面,脚是吊在半空的,民间就叫它为“吊脚楼”。真是有趣的传说!
土家族的人们不仅住的有特点,穿的也很有特色。他们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裳,衣服上有花鸟鱼虫等图案。女孩上身穿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的百皱裙,她们喜欢在身上戴一些银饰、金饰来装扮自己。男孩穿琵琶襟上衣,头上包着头巾。这里的人们喜爱宽松的衣服,但是也很注重细节,男女老少的衣服上都绣着花纹,这些衣服色彩艳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土家族的美食也别具特色,令我最难忘的就是熏肉。熏肉的由来跟腊肉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吃肉,过年吃不完的,如果放着会坏掉,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新鲜的猪肉用香料腌制,再用木头生火,把腌制的肉熏干,这样就可以储存一段时间而不会坏掉了。咬一口熏肉,肉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还夹杂着树木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熏肉是土家族摆在桌上招待客人的主菜,可见土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土家族还有着令我们匪夷所思的习俗“哭嫁”。姑娘要嫁人了,明明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为什么要哭呢?我第一次看到时,好奇了老半天。土家族的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的技艺。其中的一些歌词是这样的“忽听金鸡一声叫,好像乱箭穿我心,唢呐吹起‘娘送女’,镏子打起‘大开门’……唢呐一声泪一滴,扯娘罗裙扯爹衣。苦命女儿送上轿,亲生骨肉两离分……”苦的是哀哀凄凄。就算带着再好的心情去旅游,听到这声声呼号时,也难免会忧伤一番。听姐姐说,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学习哭嫁,哭的动听,哭的感人,就会被人称为聪明伶俐的好媳妇。新娘一般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哭嫁,也有的从出嫁的前两三天开始哭,她们要哭祖先、哭爹娘、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嫁是土家族婚礼的序曲,亲朋好友前来送别,哭是一种礼貌,是一种友好。其实哭是有寓意的,她们认为,出嫁前哭,寓意把泪水流尽,这样出嫁后就是幸福的日子,不会再流泪。
看着土家族的特色表演,感受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还可以听到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以后来到张家界,可千万别忘了去感受一下土家族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