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伴我行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9月28日 阅读:364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王仲伟 | 嘉善中专 | 1023 |
从300天世博会倒计时到开幕式结束,上海终于有了展现自我风采的时刻,游客们从四面八方涌向上海观博,作为上海人的我怎么能不为此自豪,怎么能不去看由上海人规划的世博会呢?这不仅是去参观各国展馆和科技产品,更是去看上海人民辛劳付出所获得的成果。
由于是5月试运行时去的,人明显比现在稍许多,从耀华路出口出来,印入眼帘的就是红色的巨型建筑物——中国馆,气势宏伟得令人瞠目结舌。
虽然未有幸去中国馆看,也未留下遗憾,而我在省区市馆里走了一圈,里面热闹极了,从左走就一眼看到了上海馆,这一展馆以石库门造型为主要元素,设计风格简约但气氛浓烈,外观朴素但格调现代,非常符合我们这座城市庄重而不失灵动、历史与现代交融、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征。展馆以“永远的新天地”为主题,通过外墙空间、等候空间和内场空间,展示一个更有魅力、更为融合、更加智慧的上海,以表达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理解。
走出省区市馆,往C片区走,边走边看,看到芬兰那“冰壶”形的展馆宛若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看到丹麦那“曲奇”形的展馆宛若一个螺旋体庇护着中央的国宝铜像,又看到西班牙那“藤条篮子”形的展馆宛若一座复古而创新的建筑那诉说着美好的明天。走累了,坐上瑞士的缆车向上蜿蜒盘旋,俯瞰整个园区,一眼便远远地望见了位于B片区的4个大型永久性展馆,那雄伟的建筑令人无法想象原本落伍的国家有这样的今天,我感到很自豪。
到了晚上,乘车前往A片区,看了最后一个被称为“紫蚕岛”的日本馆,等了1个多小时就进去了,首先乘着电梯而上,四周的银幕上会看到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日中两国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展示。这些由一位位历史先驱用心灵和信念写就的传奇,历经千余年,仍然拥有激荡人心的力量,在日中之间呼唤着“和”与“信”的回音。接着看到日本一系列的高端技术,然后聆听那拥有娴熟揉弦、拉弓技巧的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拉出中国名曲“茉莉花”。最后来到剧场看反映日中友好和日中共同拯救朱鹮活动的音乐剧音乐剧,虽说只有大约20分钟一场,由三组演员循环演出,但每天演着同样的戏,半年累计演出6400多场,我真为那些演员对工作执着的态度感到钦佩。
一天就这样在世博园中过去了,让我看到许多,学习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我为是中国人而自豪,为我是上海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