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17603篇    征文数:47965篇    摄影作品:2286

读《只加西亚的一封信》有感

《阅读伴我成长》    2010年09月25日   阅读:1235次

姓 名 学 校 班 级
高中投稿

fiogf49gjkf0d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高三2班  陈磊   指导老师:钱丽华

   床头很多书,偶然拿起一起本号称全球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翻看,书是很早买了,没空看,据说世界五百强企业很多公司要求员工看完写读后感,然后很多企业员工改变了许多,很神,本人看完后也觉得值得介绍本书给我那些老总级的朋友看看,让你们的员工写下读后感,也许员工效率就能提高很多了。
内容大概意思是这样的,1899年2月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有关《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致加西亚的信》各种版本累计销售量近8亿册。100年来,这本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书中有人告诉总统:“要是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只能是罗文。”罗文被找来后,总统把那封送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至于“这个叫罗文的人”是怎样接过信,又是怎样用油布把信裹好,贴在胸口放好,怎样花了四天时间,搭乘一只无帆小船到了古巴,然后消失在丛林中,又是怎样用三周的时间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出现在岛屿的另一边,最后成功地把信交到了加西亚手中,所有这些细节我都不想在这里做详细的描述。
我要说明的一点就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信交给了罗文,让他把信交给加西亚;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当代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死读书,也不是聆听各种各样的教诲,而是一种能够增强他们意志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重托,雷厉风行,集中全部精力做好这件事——“把信交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现在已经去世了,可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加西亚。
一个想努力经营好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的人,必定会惊诧于普通人的愚蠢表现——他们无法或不愿意专心致志干一件事。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拖拖拉拉和应付了事,这些做法好象成了一种惯例;除了或哄骗、或威胁、或强迫、或贿赂以外,没有谁能够顺利地让别人帮助自己;或者老天格外开恩,派神仙帮助你,否则你就别想作好什么事。

  那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恰恰是把社会引向崩溃的原因。如果人们都不愿意做自己的份内事,那他们又怎么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呢?这样的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时常,我经常听说一些深切同情“受压迫的流汗出苦力的工人”,以及“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的话,同时又把那些私企老板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私企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助手”。在每一家商店和工厂里面,都存在人员淘汰机制。老板们总是雇佣那些能提高公司业绩的人,不断地解雇那些不能为他的企业带来效益的“助手”们。不管企业的效益有多好,这种更替都会进行。那些不称职的、无能的人被打发走。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会保留那些最好的员工——那些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而且对别人也毫无用处,然而他却常常怀疑自己的老板,认为他的老板在压榨他,或是企图压榨他。他不能指挥别人,但也不愿意被人指挥。如果让他把信送给加西亚,他很可能回答说:“你为何不自己去送?”我常半开玩笑的对他说,你这种人,有人肯剥削你就是你的福气了.

  当然,我想,这样一位思想不健全的人同身体残疾的人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只是,在同情他时,我们也别忘了那些为经营企业而心力交瘁的老板们,他们手头的工作不会因为下班铃声而停下。他们的头发随着日夜操劳悄悄地变白了,他们殚精竭虑地管理着那些漫不经心、能力低下和忘恩负义的职员们。如果没有他的企业,这些人很快就会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也许是吧;但是,在社会风气日趋败坏的时候,一部分人顶住了指挥下属的种种困难和压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然而成功之后他们才发现:让下属们听他们的话为公司做事,只不过是为了生活所必须的衣食而已,此外,没有别的目标。还是让我为这些成功人士说句公道话吧!

  贫穷并没有什么好处,衣衫破旧也不值得赞扬;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贪婪专横,正如并不是每个穷人都品质高尚一样。

  我内心最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与不在都认真工作的人。一旦受命把信送给加西亚,马上就履行使命,从来不问那些无用的问题,也不会存心随手把信扔进最近的下水道里。除了胜利完成任务以外,决不会去想或者去做任何不利于完成使命的事情。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文明的进程,也就是不停地苦苦寻找这种人的过程。要尽可能地满足这种人提出的任何条件,他们是老板的宝贵资源,一旦失去他们,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这种人。世界呼唤这种人,世界迫切需要这种人——这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床头很多书,偶然拿起一起本号称全球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翻看,书是很早买了,没空看,据说世界五百强企业很多公司要求员工看完写读后感,然后很多企业员工改变了许多,很神,本人看完后也觉得值得介绍本书给我那些老总级的朋友看看,让你们的员工写下读后感,也许员工效率就能提高很多了。
内容大概意思是这样的,1899年2月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有关《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致加西亚的信》各种版本累计销售量近8亿册。100年来,这本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书中有人告诉总统:“要是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只能是罗文。”罗文被找来后,总统把那封送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至于“这个叫罗文的人”是怎样接过信,又是怎样用油布把信裹好,贴在胸口放好,怎样花了四天时间,搭乘一只无帆小船到了古巴,然后消失在丛林中,又是怎样用三周的时间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出现在岛屿的另一边,最后成功地把信交到了加西亚手中,所有这些细节我都不想在这里做详细的描述。
我要说明的一点就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信交给了罗文,让他把信交给加西亚;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当代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死读书,也不是聆听各种各样的教诲,而是一种能够增强他们意志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重托,雷厉风行,集中全部精力做好这件事——“把信交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现在已经去世了,可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加西亚。
一个想努力经营好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的人,必定会惊诧于普通人的愚蠢表现——他们无法或不愿意专心致志干一件事。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拖拖拉拉和应付了事,这些做法好象成了一种惯例;除了或哄骗、或威胁、或强迫、或贿赂以外,没有谁能够顺利地让别人帮助自己;或者老天格外开恩,派神仙帮助你,否则你就别想作好什么事。

  那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恰恰是把社会引向崩溃的原因。如果人们都不愿意做自己的份内事,那他们又怎么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呢?这样的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时常,我经常听说一些深切同情“受压迫的流汗出苦力的工人”,以及“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的话,同时又把那些私企老板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私企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助手”。在每一家商店和工厂里面,都存在人员淘汰机制。老板们总是雇佣那些能提高公司业绩的人,不断地解雇那些不能为他的企业带来效益的“助手”们。不管企业的效益有多好,这种更替都会进行。那些不称职的、无能的人被打发走。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会保留那些最好的员工——那些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而且对别人也毫无用处,然而他却常常怀疑自己的老板,认为他的老板在压榨他,或是企图压榨他。他不能指挥别人,但也不愿意被人指挥。如果让他把信送给加西亚,他很可能回答说:“你为何不自己去送?”我常半开玩笑的对他说,你这种人,有人肯剥削你就是你的福气了.

  当然,我想,这样一位思想不健全的人同身体残疾的人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只是,在同情他时,我们也别忘了那些为经营企业而心力交瘁的老板们,他们手头的工作不会因为下班铃声而停下。他们的头发随着日夜操劳悄悄地变白了,他们殚精竭虑地管理着那些漫不经心、能力低下和忘恩负义的职员们。如果没有他的企业,这些人很快就会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也许是吧;但是,在社会风气日趋败坏的时候,一部分人顶住了指挥下属的种种困难和压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然而成功之后他们才发现:让下属们听他们的话为公司做事,只不过是为了生活所必须的衣食而已,此外,没有别的目标。还是让我为这些成功人士说句公道话吧!

  贫穷并没有什么好处,衣衫破旧也不值得赞扬;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贪婪专横,正如并不是每个穷人都品质高尚一样。

  我内心最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与不在都认真工作的人。一旦受命把信送给加西亚,马上就履行使命,从来不问那些无用的问题,也不会存心随手把信扔进最近的下水道里。除了胜利完成任务以外,决不会去想或者去做任何不利于完成使命的事情。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文明的进程,也就是不停地苦苦寻找这种人的过程。要尽可能地满足这种人提出的任何条件,他们是老板的宝贵资源,一旦失去他们,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这种人。世界呼唤这种人,世界迫切需要这种人——这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床头很多书,偶然拿起一起本号称全球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翻看,书是很早买了,没空看,据说世界五百强企业很多公司要求员工看完写读后感,然后很多企业员工改变了许多,很神,本人看完后也觉得值得介绍本书给我那些老总级的朋友看看,让你们的员工写下读后感,也许员工效率就能提高很多了。
内容大概意思是这样的,1899年2月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有关《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致加西亚的信》各种版本累计销售量近8亿册。100年来,这本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书中有人告诉总统:“要是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只能是罗文。”罗文被找来后,总统把那封送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至于“这个叫罗文的人”是怎样接过信,又是怎样用油布把信裹好,贴在胸口放好,怎样花了四天时间,搭乘一只无帆小船到了古巴,然后消失在丛林中,又是怎样用三周的时间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出现在岛屿的另一边,最后成功地把信交到了加西亚手中,所有这些细节我都不想在这里做详细的描述。
我要说明的一点就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信交给了罗文,让他把信交给加西亚;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当代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死读书,也不是聆听各种各样的教诲,而是一种能够增强他们意志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重托,雷厉风行,集中全部精力做好这件事——“把信交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现在已经去世了,可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加西亚。
一个想努力经营好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的人,必定会惊诧于普通人的愚蠢表现——他们无法或不愿意专心致志干一件事。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拖拖拉拉和应付了事,这些做法好象成了一种惯例;除了或哄骗、或威胁、或强迫、或贿赂以外,没有谁能够顺利地让别人帮助自己;或者老天格外开恩,派神仙帮助你,否则你就别想作好什么事。

  那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恰恰是把社会引向崩溃的原因。如果人们都不愿意做自己的份内事,那他们又怎么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呢?这样的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时常,我经常听说一些深切同情“受压迫的流汗出苦力的工人”,以及“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的话,同时又把那些私企老板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私企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助手”。在每一家商店和工厂里面,都存在人员淘汰机制。老板们总是雇佣那些能提高公司业绩的人,不断地解雇那些不能为他的企业带来效益的“助手”们。不管企业的效益有多好,这种更替都会进行。那些不称职的、无能的人被打发走。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会保留那些最好的员工——那些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而且对别人也毫无用处,然而他却常常怀疑自己的老板,认为他的老板在压榨他,或是企图压榨他。他不能指挥别人,但也不愿意被人指挥。如果让他把信送给加西亚,他很可能回答说:“你为何不自己去送?”我常半开玩笑的对他说,你这种人,有人肯剥削你就是你的福气了.

  当然,我想,这样一位思想不健全的人同身体残疾的人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只是,在同情他时,我们也别忘了那些为经营企业而心力交瘁的老板们,他们手头的工作不会因为下班铃声而停下。他们的头发随着日夜操劳悄悄地变白了,他们殚精竭虑地管理着那些漫不经心、能力低下和忘恩负义的职员们。如果没有他的企业,这些人很快就会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也许是吧;但是,在社会风气日趋败坏的时候,一部分人顶住了指挥下属的种种困难和压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然而成功之后他们才发现:让下属们听他们的话为公司做事,只不过是为了生活所必须的衣食而已,此外,没有别的目标。还是让我为这些成功人士说句公道话吧!

  贫穷并没有什么好处,衣衫破旧也不值得赞扬;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贪婪专横,正如并不是每个穷人都品质高尚一样。

  我内心最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与不在都认真工作的人。一旦受命把信送给加西亚,马上就履行使命,从来不问那些无用的问题,也不会存心随手把信扔进最近的下水道里。除了胜利完成任务以外,决不会去想或者去做任何不利于完成使命的事情。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文明的进程,也就是不停地苦苦寻找这种人的过程。要尽可能地满足这种人提出的任何条件,他们是老板的宝贵资源,一旦失去他们,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这种人。世界呼唤这种人,世界迫切需要这种人——这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床头很多书,偶然拿起一起本号称全球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翻看,书是很早买了,没空看,据说世界五百强企业很多公司要求员工看完写读后感,然后很多企业员工改变了许多,很神,本人看完后也觉得值得介绍本书给我那些老总级的朋友看看,让你们的员工写下读后感,也许员工效率就能提高很多了。
内容大概意思是这样的,1899年2月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有关《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致加西亚的信》各种版本累计销售量近8亿册。100年来,这本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书中有人告诉总统:“要是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只能是罗文。”罗文被找来后,总统把那封送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至于“这个叫罗文的人”是怎样接过信,又是怎样用油布把信裹好,贴在胸口放好,怎样花了四天时间,搭乘一只无帆小船到了古巴,然后消失在丛林中,又是怎样用三周的时间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出现在岛屿的另一边,最后成功地把信交到了加西亚手中,所有这些细节我都不想在这里做详细的描述。
我要说明的一点就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信交给了罗文,让他把信交给加西亚;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当代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死读书,也不是聆听各种各样的教诲,而是一种能够增强他们意志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重托,雷厉风行,集中全部精力做好这件事——“把信交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现在已经去世了,可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加西亚。
一个想努力经营好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的人,必定会惊诧于普通人的愚蠢表现——他们无法或不愿意专心致志干一件事。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拖拖拉拉和应付了事,这些做法好象成了一种惯例;除了或哄骗、或威胁、或强迫、或贿赂以外,没有谁能够顺利地让别人帮助自己;或者老天格外开恩,派神仙帮助你,否则你就别想作好什么事。

  那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恰恰是把社会引向崩溃的原因。如果人们都不愿意做自己的份内事,那他们又怎么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呢?这样的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时常,我经常听说一些深切同情“受压迫的流汗出苦力的工人”,以及“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的话,同时又把那些私企老板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私企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助手”。在每一家商店和工厂里面,都存在人员淘汰机制。老板们总是雇佣那些能提高公司业绩的人,不断地解雇那些不能为他的企业带来效益的“助手”们。不管企业的效益有多好,这种更替都会进行。那些不称职的、无能的人被打发走。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会保留那些最好的员工——那些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而且对别人也毫无用处,然而他却常常怀疑自己的老板,认为他的老板在压榨他,或是企图压榨他。他不能指挥别人,但也不愿意被人指挥。如果让他把信送给加西亚,他很可能回答说:“你为何不自己去送?”我常半开玩笑的对他说,你这种人,有人肯剥削你就是你的福气了.

  当然,我想,这样一位思想不健全的人同身体残疾的人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只是,在同情他时,我们也别忘了那些为经营企业而心力交瘁的老板们,他们手头的工作不会因为下班铃声而停下。他们的头发随着日夜操劳悄悄地变白了,他们殚精竭虑地管理着那些漫不经心、能力低下和忘恩负义的职员们。如果没有他的企业,这些人很快就会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也许是吧;但是,在社会风气日趋败坏的时候,一部分人顶住了指挥下属的种种困难和压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然而成功之后他们才发现:让下属们听他们的话为公司做事,只不过是为了生活所必须的衣食而已,此外,没有别的目标。还是让我为这些成功人士说句公道话吧!

  贫穷并没有什么好处,衣衫破旧也不值得赞扬;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贪婪专横,正如并不是每个穷人都品质高尚一样。

  我内心最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与不在都认真工作的人。一旦受命把信送给加西亚,马上就履行使命,从来不问那些无用的问题,也不会存心随手把信扔进最近的下水道里。除了胜利完成任务以外,决不会去想或者去做任何不利于完成使命的事情。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文明的进程,也就是不停地苦苦寻找这种人的过程。要尽可能地满足这种人提出的任何条件,他们是老板的宝贵资源,一旦失去他们,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这种人。世界呼唤这种人,世界迫切需要这种人——这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昵称  
评论要求:
1.评论字数必须20字(含20)以上。
2.无意义或不良评论将被直接删除。
验证码:    注:验证码为计算结果
   
娥娥
有重复的地方!希望能整改!增强文章吸引力!
2011/12/14 9:46:00

共有评论1条 每页5条 页数:1/1   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