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17609篇 征文数:47963篇 摄影作品:2286篇
世博观感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9月22日 阅读:392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张忆婷 | 高级中学 | 312 |
世博观感
嘉善高级中学高三12班张忆婷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的盛会,更是世界的盛会。700年前的上海还只是一个小渔村,而今上海这颗东方之珠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经济、教育、艺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竖立了一个崭新而具魅力的东方大都市形象,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自从上海申博成功之后,城市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与时俱进。上海本身就是中国较早开放的城市,在这个小渔村到大都市的蜕变过程中,它不仅保留了中国原有的文化特色,还吸收了较多国外的精元之气,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海派哲学风格。加上近几年不断承办国际大型会议的丰富经验,上海已具有国际时尚都市的特点,也逐步成为国际一流城市。
这次游世博,让我对世博有了真正的了解,更真切地感受到世博会正在向我们一步步走来。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世博会的历史与由来、国际博览局与世界博览会的概况、举办世博会的申办程序。也了解了中国与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加入国际展览局、中国政府第一次以国家身份参加世博会、新中国参加过的历届世博会、中国主办过的世界博览会。更明白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会徽和主题的含义。
通过参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让我深切地感受了世博会的富和精彩,更对2010年充满了向往和期盼。
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