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成长
《阅读伴我成长》 2010年09月22日 阅读:336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高中投稿 |
与书成长
从父母家到自己的小家,多次搬家,有意无意间,儿时的摘抄本总是没有遗落。如今还在案前。纸张已泛黄,笔迹稚嫩而陌生。早已忘记了摘抄那些文字时如获珍宝的心情,留下的笔迹终于还是泄露了那时的激昂。那时学业繁重,一书难求,却仍可一篇篇文章完整的摘抄,且一笔一画,没有一丝的零乱。笔迹可以褪色,其时的执著至今没有褪色。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5000余字,字字在纸。“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这样的文字,在静静的雨夜浮现眼帘,嘴角要翘起会意的笑,再沉寂的夜也要灵动起来。青涩的年少时顿时跃然纸上,远逝的时光透过文字依然清晰可触。
那时家境可算是贫寒,除了日常紧紧巴巴的开支,精明能干的母亲再没有余钱为我购买课个书籍。对文学书籍的渴求经常让自视在清高在有书的同学的面前落地无影。讪讪套近乎,无数次的祈求,反复的保证,往往也只能求得一两天的借阅时间。为了下次求借成功往往要彻夜苦读。甚至打了手电筒躲在被窝里,防备着母亲的查访,姿势不变的通夜读完一本书。虽是苦涩,却总是满心欢喜,因而忘却了求学路的艰辛与漫长,灰色的学生生涯添了丝丝绿意。
读书之后,可以拥有很多署上自己名字的书籍了,书架堆得如山,到了随手伸手可抓的地步。这时,却没了读书的兴致。购书好似仅仅为了满足儿时对书本久违的情节。儿时神往当一名编辑,以为那样就可以日日与书为友。种种原因,成为偏僻山城的一名警察。读书原本是要耐得寂寞之事,便借从警繁忙与生活杂乱之故,懒散成性,与书渐行渐远,每日沉溺在柴米油盐里。工作之余,因性格呆板无趣,消遣很是单调,无聊之时,也只是拿本书做做幌子,聊以安慰儿时的梦想和打发现实的空虚,心浮气躁,已难以静下心来读出文章里的意境与韵味。几年前,心情因生活琐事跌入低谷,徘徊无措,被深入骨髓的孤独与无助纠缠,夜深人静不能入眠,只得捡拾起一本本落满灰尘的书,慢慢的读,沉静而哲理的文字,如一个个老朋友,与我轻言细语,谆谆教诲。终于从生活的漩涡里挣扎出来,学会了宽容和感恩。甘于淡泊,不近繁华时,能温暖陪伴人们的永远只有文字,貌似无声,其实是在与大自然谋合,与心灵畅叙。从那以后,每日总要看一段文字,或是写几行字,扣响心扉的文字是一缕冬日暖阳,给我温暖平和。
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事,走过很多地方,结识很多人。人聚了,又散了;情浓了,又淡了;你来了,又走了,没有谁可以永远陪着谁。只有书,一个无言却智慧的朋友,只要你不舍,它就是永远。越是夜深人静寂寞冷清时,它越在身旁。再长的愁绪,在一段文字之后,就像沐浴过月光的洗涤,猝然平和清朗起来。许多的事和人,日子久了,也许会厌倦,不再去做,不再见面。文字却如陈酒,愈久弥深,默然吟诵,依然流香四溢。
若能与书结缘,人生即可多一道沉静的韵味,不论缘浅缘深。缘深则成大家,举手投足间彰显海阔天空、风起云涌的豪情,安之若素、举止泰然的气韵,我想此等男子堪称儒雅,女了堪称隽秀。世间更多我等泛泛之辈,浅尝辄止,稍稍带了一丝“文绉绉”的酸气,也未尝不可。文字如清风拂面,恰似小溪潺潺,一路清爽幽静,正是沧桑人生的一抹暖色吧。
不能如儿时那般诗词散文一首首一篇篇背诵了,记忆深处的文字再读起,就如遇着了旧时相识,怀念里有了新的等待。拜读时尚美文,也许转瞬即忘,至少品读时,心是暖暖的,润润的,枯燥无奈的日子就在这不经意的诵读里悄然流逝。不曾记得,不曾忘却,你却已陪我走过岁月,平凡人生本是如此云淡风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羡黄金屋,不妒颜如玉,但求伏案沉浸文字里,心静如水,世事纷争暂可抛于脑后,享片刻清闲自若。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宇宙中的独行者,孤寂时,与书为伴,知音廖廖,而心有所寄。
我的这场笨拙人生,如果能有文字默然深情陪伴,也许可以稍许丰润起来。
这个行吗???
江斌城
高中组
指导老师:沈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