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世博
《写世博、画世博》 2010年09月08日 阅读:348次
姓 名 | 学 校 | 班 级 |
唐莹 | 电大综合高中 | 08计算机 |
怀着无限的憧憬与渴望,我走进了世博,走入了这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文化完美交融的世博。
第一天,经过无限疲惫的三个半小时长途奔波,上午九时许,我被稀里糊涂地带到了上海世博会17号停车场。当我们自停车场赶到7-2检票口时,检票口的人数已不算众多,当然至少也不下几千上万人。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或许可以借此形容一下当时的天气情况——我们所乘坐的空调车内温度大约在23摄氏度,就在我走出车门的那几秒内,眼前的镜片花得一塌糊涂,所看到的一切都想是被蒙上了一层纱,初中的物理知识告诉我,车内车外极大的温差使水蒸气都液化了。
游园一天,想来,若为十时,那么怕有七八时的时间是用来排队的。这样的说法在去之前我是不相信的,并非不相信人会如此多,而是不相信世博园里每一个场馆都会腾出如此大的空间叫来排队的人不至于会一下子就簇拥而上。然而世博会用巧妙的S型走法解决了这一问题。每每走过一条长廊,觉得已离入口处不远时,一个转角,又使我开始了南辕北辙的奔波。而漫长的等待也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使胜利的大门就在眼前,不要惊喜,不要张狂,因为未来的路并非是笔直的,而其曲折程度也是你不可想象的;也无需彷徨急挫,因为,只要你走上了正确的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两天的时间我游了十多个馆,也算是收获颇多了。映像最深的有四个馆——新加坡馆、澳大利亚馆、泰国馆、城市未来馆。其中有两个馆我看了两次,泰国馆有4D电影;而给我更多启示与思考的是城市未来馆。我是一个爱想象的女孩,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幻想,还未进入馆内我就已开始想象,未来馆内一定会充满了各种奇幻的科技发明,说不定还会有许多后现代的城市生活场景呢!想到这,我已是心潮澎湃。等待20分钟的排队后,我终于被放行了。从一楼到二楼我开始一点点的失落,这哪有什么后现代生活场景啊,分明就是些再普通不过的雕塑和一些貌似神奇的巨型电子书罢了。带着好奇与不解我又上了一个阶梯,一个用废弃物堆砌而成的图形吸引了我的眼球,从不同的角度将它投影到白幕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一面是繁华锦绣、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风貌,一面却是杂乱无章、凌乱不堪的老城区画面。在惊叹于设计者们奇妙的想象与绝妙的设计时,我不禁思考:同一堆废弃物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它可以收获不同的效果,这是否正如我们正在过的生活。同样是生活,即使它坎坷波折,但只要我们用不同的心态去看待它,去面对它,去经历它,就一定会收获不同的效果。但这为何
一直到此我才意识到似乎错过了什么,我向爸爸说明了想法后,冲出了出口,又冲到了进口。这一次参观,馆里的每一样展品都似乎带给了我新的认识:形态各异的雕塑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城市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巨型电子书又用她独有的魅力诉说着书的力量…
在日记中,我这样写道:“未来是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不是‘未想就得来’,成就未来的前提是直面现在,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意识到当前我们所需要的和必须面对的才能最有效的建设好未来。”
两天的世博游,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惊叹,更多的是思考。世博会用她特有的方式为我们展现着世界的美妙与神奇,而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回报世界以我们的力量!行动起来,用拼搏让生活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