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芦苇岸 摄影 袁培德
11月24日下午,嘉善县体育馆。这里是全国排球联赛浙江女排的主场,为了迎接次日对阵辽宁队的比赛,浙江女排的队员们在进行着刻苦的备战训练。训练结束,周苏红做过放松运动后,便匆匆走进了隔壁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坐在她面前的,是7名戴着证件、身穿红色采访服的南湖晚报小记者。
孩子们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她身上。这位征战世界排坛多年,接受过无数媒体采访的名将,第一次与小记者“亲密接触”,表现得和小记者们一样兴奋。
“开始吧!要问什么尽管说哦,走下球场的我是很平凡的。”在她的热情感召下,小记者们打开了话匣子,一次特殊而又精彩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嘉善分会组织的一次高端采访活动。一想到要采访周苏红这样的“大牌”,小记者们都十分激动,早就满怀期待。
最后,周苏红还为小记者们一一签名,题词,并合影留念,而她激励小记者们“正确面对挫折是成功的开始”的话,一直萦绕在孩子们耳边。
周苏红,浙江湖州长兴人,排球技术全面,曾随队夺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冠军,是世界顶级接应二传。她的弹跳力、爆发力和快速的打法使她素有“炮炮”的美誉。曾获得2003年全国联赛“最佳扣球奖”。2011年12月,本已经从国家队退役的周苏红宣布复出,征战全国女排联赛,现为浙江女排主力队员。她的经历对于小记者们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次专访,吸引了当地多家媒体的注意,大记者们蜂拥而上。杨庙中学小记者张艺彦接受了嘉善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她说周苏红的和蔼与爽快打动了小记者们,这次特殊的采访,让他们受益匪浅。
采访实录
周阿姨的鼓励
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做好小记者的信念
N小记者 张艺彦 钱若轩 杨佳韵 戴 金 郑雪丽 田佳莉 严婷婷
本次采访,得到了嘉善四中、杨庙中学、陶庄小学、里泽中学、城西小学、车站路小学、西塘镇平川小学等7所学校的大力支持,一些家长也热情地参与进来。下面是小记者们的采访实录。
小记者: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排球名将,您接受过许多著名媒体的采访,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感受如何?会不会觉得没意思?
周苏红:那肯定是不会的,之前听接受过你们采访的郎平说觉得你们水平蛮高的,所以我很期待,想看看你们是怎么个专业法。
小记者:您是我们浙江人的骄傲,我们为您自豪,请问您是第几次来我们嘉善了?印象如何?在这里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
周苏红:我家是在湖州长兴,离嘉善很近,以前经常来的,觉得嘉善变化很大。还有我觉得嘉善对我们比赛的宣传工作做得很棒。说起难忘的事嘛,还是比赛让我记忆更深刻些。因为比赛的时候,气氛越热烈,运动员的感觉就越好,赛场上表现也更突出了。
小记者:如果要将排球比作您身体中的一部分,您会比作什么呢?
周苏红:应该是心脏吧!
小记者:如今的青少年体质普遍比较差,对这个现象您有什么看法,您想对我们嘱咐些什么?对于强身健体,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苏红:如果你本来体质就很差,现在不运动,就只会更差。相反,如果从小坚持,体质就不会有问题。就比如我们的一些运动员,以前体质比较弱,父母叫他们训练一开始只是为了增强体质,没想到慢慢就喜欢上了,成了运动员。生活中有很多适合孩子玩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跳房子、跳皮筋等,都是强身健体的方法,对身体很有好处。
小记者:排球在我们学生中普及率不是很高,您觉得怎样可以较好地推广这项运动?有什么办法让我们都爱上排球?
周苏红:排球的普及率不高的确是一个普遍的现状,受身高、场地、技战术和专业体育老师的限制。如果说想改变这种现状,要靠多方面的努力,比如说学校对学生排球运动的重视,政府对校园排球项目的投入,等等。
小记者:您能给我们分享您的成长经历吗?作为小记者,我们很好奇,您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您觉得我们的成长缺少什么?您怎么看待我们今天的表现?
周苏红:其实,我的成长经历很丰富,我1990年在长兴县少体校开始排球训练,1994年进入浙江省女排队,1996年入选国家青年队,1999年入选国家女排队。最早的时候我是一个专攻800米的田径选手,但是训练成绩不是很好。一次偶然的机会,教练发现我挺适合排球这个运动项目,便一次一次到我家里和我的父母商量,让我进排球队。教练说我在这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一共到我家三次,第三次时我答应了教练。你们的表现嘛,确实很棒,希望你们继续加油!
小记者:您的人生经历很丰富,您能给我们说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吗?遇到困难的时候该怎样去克服?
周苏红: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从困难中吸取教训,从人生的低谷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上爬,在失败面前懂得反思自己的问题,把挫折转化成希望,从而登上人生的最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