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17609篇 征文数:47963篇 摄影作品:2286篇
心愿
一张张翻看着手里刚印刷好的世博照片,其中的一张勾起了我的思绪:照片上,一个小女孩在英国馆门前摆着夸张又可爱的姿势,旁边一位像她母亲的人正半蹲着给她拍照。
这正是一个在世博会中看得不能再多的场景,可它却让我了解了世博的愿望……
“来,宝宝,咱们在这儿照一张”我正和同伴们漫无目的地寻找下一个要去的展馆,忽然听到了这样的呼唤声。“好!”一个小女孩欢笑着跑过去,在英国馆门口,一手叉腰,一手伸出一根手指指着脸颊,摆出了一个可爱无比的姿势。另一边,一个30多岁的妇女正手举相机,左一张右一张地拍着。“这么多人的世博会,又是在拥挤的英国馆门口,想拍张全景照,又没其他人,可太难了”我心想。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周围的游客在经过那里时都行色匆匆,尽量低着头,或在一旁等候,拍完照再走过。有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甚至爽朗地对小女孩露出了笑容。不一会儿,她们就照完了相。那位母亲顾不得收起相机,首相匆匆地把孩子拉到了一边:“我们赶紧让一让,其他人也要拍照呢。”“谢谢!”早在一旁等候的游客赶紧补上了小女孩的位置。
“哎,你在干什么,咱们去排队了”我被同伴拉了过去。回顾刚才的场景,我才知道,世博的愿望在于展示各国的丰富文化,更在于使人和人能平和,美好地生活……
指导老师 杨净宇
那镇.那水.那人家
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镇上,一个水乡古镇。用“美丽”这个词可能有的俗,但是哪个人不会用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呢?每个人的家乡都是美丽的,美丽的原因也都不同。
“多少楼台烟雨中!”用这句话来形容我的故乡的楼再合适不过了。古镇的楼,像是江边连绵不断地群山,延伸得仿佛没有尽头。当你与好友相约,或站在桥头,或步于长廊,或坐于长廊,或坐于船舱,探头欣赏着山一般地楼时,会立刻陶醉于此。而对于楼的欣赏,也将成为你与好友之间有趣的谈话。
记得小时候,在董老师那儿学水彩画,董老师会带着我们去古镇取景。有时结伴坐在小店的门口,有时站在桥的阶梯上,有时会端一把小椅子,坐在河边,随意地,自由地画古镇的楼,古镇的桥,古镇的水。如果你曾看见一群小孩在古镇街上跑的话,也许就是我们了。O(∩_∩)O~ 有一次,是刚下完雨的清晨,老师带着我们来到卧龙桥下,我还记得老师那天和我们说的话:“孩子们,清晨的古镇是最美的,它的不同就在于‘朦胧’,这样的古镇很像是从薄雾中透过去看一样。这种效果是用摄像机捕捉不到的。也是有水彩,才有完美的体现。”但是,我画了很多次,却总是画不出那天清晨古镇的模样。
来到古镇,逛累了自然要找一家吃的小店来补充体力。如果古镇中没有一家家各式各样的小店的话,也许古镇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有生机了吧!因为没有人家的古镇就好比博物馆里的展览品,外表光彩亮丽,但永远改变不了它是死的这一事实。
我每次来到古镇之后,一定会去一家店。他没有店面,是一个露天摊位。老板是一个有点岁数了的伯伯。这是一家馄饨店。几张木桌,几张木凳,简简单单,朴朴实实,逛了一天,累了饿了,吃上一碗馄饨,整个人的身心都放松了不少。听上去,好像是在给伯伯推销,但是因为好吃我才会说啊!呵呵~
古镇的美是灵动,是朦胧,是那楼,那人。古镇就像是一块招牌,挂在家乡的这块土地上,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们!
802 钱佳靓
亦似现实亦似梦
——纪念嘉善580周年
漫步在狭窄的走廊上,一丝雨水轻轻拂在脸上,抬头一看——下雨了。雨下得很小,没有一丝声音。纤细的雨丝密密的斜织着,像一团棉絮落在脸上。
我并不喜欢下雨,就像大多数人一样,喜欢晴天。但是古镇的雨却能使人着迷。白蒙蒙的水气弥漫着整个古镇,烟雨蒙蒙,如梦一般,谁也不愿去打破这份静谧。停下脚步,将自己置身于这场美梦中,你会发现自己心中的烦恼已经烟消云散了,随着那轻盈的白纱拂过,就会感到一身轻松。
雨停了,梦却没有消失。房顶上的水顺着屋檐流下来,缓缓地,冲走了游人焦躁的心。放慢了都市的快节奏,感受着此刻雨所带来的舒心与平静···
过了很久,云散了,一米阳光照在脸上,梦却留在了心里。当太阳带给人们温暖之时,古镇就变了色儿,花花绿绿的服饰出现在了弄堂里和游人们的身上,给青瓦白墙添上了一笔笔活力。来往的游客也都在一条条小弄堂里参观着嘉善这美丽的古镇——西塘。看着这些人群,我不免有些失落,觉得他们会打乱西塘的节奏,让那个美妙的梦散尽消失。
但是,我却惊奇的发现,梦并没有消失。梦还是梦,但对于刚才那神秘而又平静的梦,现在的梦已变得活泼了,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美好。
我不觉也融入其中,感受着这份活泼、这份热闹。我想,或许也正是这份真实,才让嘉善古镇西塘的文明一直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感受着西塘的文明,让我想到了它的所在地——嘉善。嘉善这580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成就了现在的“地嘉人善”。此时的我,对于嘉善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而自己身为一名嘉善人,我有怎么能够不为嘉善的美好未来出力呢?
802 顾晓霞
上海VS嘉善
——纪念嘉善580周年
580年前,嘉善在河流边诞生;580年后,嘉善依旧延续着河流的缓和、清新,以柔和的态度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民。
Morning in 上海:上午9点钟上班,闹钟却在7点时就赶走了美梦,硬生生地把上班族从被窝中拽了出来。洗漱完毕后,把衣服洗完,然后吃早饭,不到8点,火速出门。从车库把私人轿车开出来,往工作单位驶去。开始5分钟道路还算畅通,可不久就驶到了主干道,只好加入大排长龙的车潮中。堵车有很多原因,在大城市里,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不同方的原因导致交通堵塞,这也是原本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却要提前1个小时出发的原因。一大早,络绎不绝的喇叭声合奏出一曲都市悲歌。
Morning in 嘉善:虽然8:30要到单位,但7:20起床就足够了。刷牙、洗脸、洗衣服、吃早饭,8:15出门,或步行,或开车,途中堵车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走路去上学,悠闲自得,还能观赏路边的花草。实在懒的人,8点左后起床,然后边走边吃,也是来得及的。总之,在小城镇里,只要别睡过头,早上是很清闲的,不用担心上班迟到。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在树与树之间传播,拉开了一天的序幕。
Evening in 上海:下午4:30分左后,终于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下了班,换好衣服,去停车场开车。5分钟后驶上主干道,很自然的,又遇上了下班的车潮。半个小时后,道路总算疏通了,又开了半个小时的车,到家都6:00了。这种时候,肚子早就咕咕叫了,谁也没耐心再去煮饭、炒菜,于是就去叫外卖,既不营养价钱又贵。天天如此,难怪白领一族“多胃病”了。刚吃完饭,同事又打来电话,想一起去酒吧或KTV。拒绝又不好意思,只好去赴约。“潇洒”了几个小时,回到家都10:00了。可当日的工作还未完成。当时钟敲响12下时,才终于进入梦想。
Evening in 嘉善:5点能到家,煮饭、炒菜,只要愿意,6:00的时候就能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了。到7:00时,收拾完毕,就可以去干点自己的事了。上网也好,看电视也好,工作任务不多,晚上是个休闲的好时光。一般来说,大部分晚上都会呆在家里,难得出去逍遥一次。也没有那么多的应酬,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10:00开始准备睡觉,11:00时就可以去跟周公下棋了。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像一层薄薄的纱。小地方,污染不严重,月亮看起来好亮,夜看起来好安详。
人家上海是国际大都市,生活节奏之快可想而知。虽然经济发达、百姓富足,但大部分人仍从事着繁重的工作,每天只能应付着快节奏的生活,心底也想有一丝喘息的机会;而我们可爱的嘉善,虽然经济不怎么发达,但大部分仍可以过上小康生活甚至富裕生活。每天都可以悠悠闲闲得过,耳边也没有吵闹的喇叭声。
580年了,嘉善还是那么温柔,让在她庇护下生活的人们,感到满足。
802 宋扬
等待中的体会
--纪念嘉善580周年
嘉善从一 颗不知名的小星星 ,经过多次的战争,岁月的磨难,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记得上幼儿园时,每天放学,我都在校门冂等着妈妈来接我,我都会看见妈妈急匆匆地走过来,后来,妈妈有了一辆自行车,她每天都会骑着它 送我上学。那时候,我刚学会数数,我就数着一分钟有多少辆车开过,-辆货车,三辆自行车......有多少车经过我已经忘了,但当时不会超过+辆。
到了小学,马路宽了,车也多了。我还是站在学校门囗,企盼着妈妈的到来,仍然在心中数着
开 过的车子,三辆电瓶车,两辆摩托车,两辆轿车,-辆自行车......大概有二+几辆。6年过去了,路已修过几次,不但变得平坦,而旦変得更加宽阔了,城市车辆也在不断增多,人们在经济宽裕的情況下, 更多的选择了以车代步。电瓶车,私家车不断涌现。
初中以后,我仍旧在学校门囗等着妈妈的到来,在不经意间数着过往的车辆,此时,我不是在
数-分钟通过几辆,而是开过二十辆车后是几分钟,因为眼见的景象已领我记不清有多少辆车经过
学校门的马路。如今,虽然马路拓宽了,车道增多了,但每到放学时,交通反而变得更拥挤了,时常会出现堵车现象。学校有好多学生鄀拥有了自己的自行车,不但漂亮,而且实用。免去了家长的接送,为交通堵塞减轻负担。
在这嘉善580周年,嘉善能有更好的发展,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应学好知识,成为它的建设者而不断努力!
802 赵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