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数:17609篇    征文数:47963篇    摄影作品:2286
2010年10月21日  分类:观后感  评论(2)    查看原文
fiogf49gjkf0d 想必大家都看的出 这是中国馆,映入眼帘的是中国馆鲜艳的红,在中国红色以为着吉祥,展现了名族的形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去看过世博的人 都知道,中国馆在世博的中心。我想,法国有巴黎铁塔,中国有一个中国馆。                                                      嘉善一中  8(6)班  梁芹
2010年10月07日  分类:故 事  评论(14)    查看原文
                        身残志不残 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平等,渴望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渴望和普通人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圈。常常被人们忽视,被人们当成瘟疫一样的甩掉。一群弱势群体,没有依靠的朋友们,这便是残疾人。很难有人会真正用心走进他们这样一个残缺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心语倾诉。   有这么一个卖糖葫芦的残疾男子,叫张守江,从小就历经磨难。由于被截肢,张守江打工连正常走路都很困难。 冬天卖糖葫芦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对张守江来说更是如此。 他每天都与小狗交流 ,主仆协力上街卖货,他说,大黄帮了他不少忙,自己没白疼它。   卖糖葫芦之初,为防大黄乱跑,张守江就把它系在了车上。几次一推车,他发现大黄主动往前跑,就开始教它。不长时间,乖巧的大黄就知道主人的意思了。从那以后,“大黄,走”就成了主人让大黄拉车的信号。一次在一个上坡路,张守江推不动了,是大黄帮他把车拉上坡的。大黄也因为自己的卖力与主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   一日三餐不用愁,顿顿都是百家饭。如今的大黄很有名,黑水路一带都知道有一个拉车的小狗叫大黄,附近饭店都把剩饭菜给它吃,一日三餐不用他操心。很多人对大黄和他的残疾主人都很同情,他的糖葫芦也卖得很快。很多人买糖葫芦时也顺便看看帮主人拉车的大黄。都市里,这对主仆给这个冬季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们不仅看到了小狗拉大车,还看到了残疾男子张守江面对生活的乐观精有这么一拨人:听罗大佑的歌、看黑白电视长大;没赶上下乡,没来得及下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下岗;有梦时上学,想学习时上班,无聊时抽个时间上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迷茫中颓废,颓废中呐喊,呐喊中平和。   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一类生命,令人感动。你虽是残疾的身体 意志坚韧得象倔强的草儿 。 磨出多少奇迹,就减轻上帝多少悔疚,开创多少天空,就分担母亲多少酸痛。   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康人的关心与帮助。给予能给别人送去帮助的同时给自己带来一份快乐,是一种善良,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精神,无私地帮助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也是一种对社会的肯定。他们残而不废, 身残志坚, 体现了生命啲价值和尊严。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啲同时, 每个人想想,自己已是一个健康人,应该珍惜现有啲学习条件, 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啲精神, 学习他们坚韧不拔啲进取精神, 努力学习, 刻苦学习, 听好每一堂课, 做好每一次作业, 每一次锻炼, 每一次值日。同学们, 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 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 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啲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劳, 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不只是在今天, 而是在每一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爱心,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 给残疾人更多关爱和帮助吧! ,                                                                                                                      ——嘉善一中   8.6   胡敏
2010年10月02日  分类:故 事  评论(0)    查看原文
fiogf49gjkf0d  关爱残疾人                                嘉善一中   806       朱玲凤          世界上人可以有多种分法:黑人、白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健全人、残疾人……      毫无疑问,残疾人是最弱势的却又是为数不少的一个群体。目前世界上有残疾人6.5亿,仅在中国就有3000万残疾人,其中包括778万肢体残疾人。这样看来,残疾人布满了大陆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当你和家人齐聚在电视机旁,共同欣赏每一个精彩节目,对剧中的情节津津乐道时,你可曾想起你周围还有一群人却连聆听鸟语、观看蓝天也是一种奢望;当你每天迎着朝阳,走向光明的人生时,你可曾想到在我们周围有一群人却是需要依靠冰冷的轮椅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台阶。 当我们健康人还在抱怨上天不公平,没有让自己更漂亮一点,更高大一点,更潇洒一点时,我们没有去想过:还有人从一出生就看不见这个世界,听不到美妙的声音,残缺不全的手脚不能跑不能跳,脑子发育不全让他们的世界注定混沌。 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他们有的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丽;有的永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从没听过小鸟欢快的叫声,不能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快乐;有的因双腿残疾而无法快乐地游戏,有的因双手残疾无法正常地生活。 同在一个社区大家庭中,这些残疾人的生活,较之我们,又是如此的艰苦!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们,更需要家人的亲情和世人的温情。 关爱残疾人要人人有责,关爱残疾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残疾人要多为他们着想。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干一件事很容易,但他们干起来却困难的多,如果再生活中遇上残疾人,我们要尽我们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当看到身边的人有困难时,伸出自己的双手把爱心献给他们。  我们不能用特殊眼光来看着他们,但在生活上却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要帮助他们。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充满了艰难和困苦,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尊重残疾孩子的受教育权、发展权,给他们以平等的权利、同等的机会,是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但更具有坚强的性格,从今天孩子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足见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谁能想象展室中的各类精美作品皆是出自残疾学生之手,谁能想象他们能通识各种本资料权属文秘俱乐部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俱乐部职业技术,十指无言也可传情,他们也同样拥有受教育的权力、发展的机会。让我们携起手来,走进残疾孩子中,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关爱他们。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更是一项慈善事业,需要政府和会社会的共同关怀和支持。良心使然,道义使然,责任使然!让我们向渴望平等的残疾孩子献出友爱之心,伸出友爱之手,扶助他们回归主流,走和社会。为最终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
2010年09月25日  分类:观后感  评论(2)    查看原文
fiogf49gjkf0d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小眼睛看大世界,我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那么上海世博也应是一个绿色盛会。作为一名学生的我,明白绿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何用心“装点”我眼中这份珍贵的礼物,已成为我人生中最惊天动地的愿望,那么,我到底能为它献出怎样的绵薄之力呢?绿化!脑海中体现出世界绿意盎然的一片生气景象。我全身恍如灌注了奔腾的力量般热血起来,对!!我要靠自己的双手绿化周围的环境,也许这对上海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可也融入了我对世博的祝福与期盼呀!这样一想,我又得到了点欣慰。       绿化对上海的城市建设有促进推动作用。据了解,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多条与黄浦江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滨江地区延伸到城市腹地,犹如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衬托下,一条长四五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浦江两岸,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性建筑。世博会之后,将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改造博览会的空间,将其融入上海市区。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留。穿越黄浦江的花桥也将保留,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在展览会之后,作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为上海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而另一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在浦东活动现场,市民们纷纷在世博寄语卡上写下心中的期盼,挂上世博"心愿树"。"世博会与中国有着百年情缘,如今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成为昨天活动中最响亮的口号。上钢新村社区居民徐正,家住紧邻世博园区的上南花城。  上海世博不仅代表了中国 更代表了中国人对环境的保护。我的2010,我的世博!                                                                                                      梁芹  嘉善一中 806                                                                                                        指导老师:闻银萍
2010年09月14日  分类:观后感  评论(6)    查看原文
                蝶儿飞走了                                      ——读《花田半亩》有感                    嘉善一中     8.6 胡敏         一个在文学中取暖的女孩___绝笔与永生     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这是一场生命的独舞,这是一丝感动,一份辛酸,说实话,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把一本书一气呵成的看完,而后,内心存在的不仅仅是震撼,而是触动了,深深的触动了……. 她的文字优美、平静,像山间的溪水,缓缓流淌,洗去城市喧闹的浮华,带来心灵的清澈、平和。她的文字太过于平静,平静中却带有淡淡的忧伤,几丝几缕不易察觉的忧伤。如此凄美的文字,如此凄美的人。文字总是会反映出人的内心。能写出如此平静的文字的人,内心也一定是波澜不惊。正如梁晓声老师所说:“她(田维)有着同龄人不该有的平静。”从她的文字里我还读到了她对文学的认真态度,更读懂了她的疼痛,她的善良,她的乐观,还有她对生命的渴望,对母爱的感激……她是满天繁星中平凡的一颗星,也是最璀璨的一颗。她用平凡的文字记录她生活的点点滴滴,读起来那样亲切,那样纯净,恍然间,竟感觉她并未离去……这样如白莲般纯洁的人,怎会这样悄然而逝?这么惹人怜爱的人,怎么会舍得她离去?或许,连上帝也如此的珍爱她,让她少去病痛的痛苦,早一点的解脱了现实所带来的肉体上上疼痛已。或许,事实就是这样,真的,就是这样…… 在她的文字中,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感觉到,她对自己命运的不公,与伤感的疼痛,她所带来的是,超脱常人的乐观,以及对文字的热爱。就比如田维和她妈妈的一段对话中你能更加明白:妈妈说:“如果能够重新孕育你该多好。你仿佛在怨恨自己,将我生成多病的身躯。妈妈,我却时常感谢你,你给我生命。即使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最宝贵的礼物。我感谢今生是你们的女儿,感谢能依靠在你们身旁。能够开放在你们手心幸福,却是更深硬的主题。”她感谢一切所能感谢的,她知足一切自己拥有的。这正是我们所不能做到的,对人生如此深刻的感悟。 她的世界精彩真实,某些时候,又是那样空洞,伤感。她看到了死亡,看到了悲痛,我们看不到。其实不是的,看到了,怎样,一样飘过,不留痕。我们留不下,不是心狠。疼,会哭,平静的哭,不带哀伤,不带感情的哭,只是哭,因为夜里,没人会见的生来是疼的,总是疼,敏感多情。总之,这是个立体的女孩子,不娇柔不造作不带有炒作的,至少文字里看不到。轻轻的、清清的,飘过,用她的绚烂,装扮了整个的世界。所有看过的都会忘记现实,回到梦里。那梦不参杂任何实体的东西,却又是你柔软的心底触动需要的,它会让你清醒,清醒着,坚强着,不是孔夫子的教导,而是由衷的,欣喜的,从骨子里渴望着的。多少女子可以如她一样干净呢,多少人可以感受到她骨子里的泪水呢。  有人曾问我,如果生命是快乐,你爱它,如果生命只是平淡,你也爱它,但倘若成名是接蹱的不幸呢?那天,我没有回答,我沉默了很久,说不出一句话,今天我却想说,我依旧爱它,因为那时属于我的。 曹问:你为些什么活着?她说:眷恋与不舍。不要说,你无所谓于生死。此身尚在,便难脱深情,纵使弘一法师如此高通明澈之人,也不免在临终前写下一句:“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因为生命过于美丽,而命运过于残忍。 2007年8月13日晚上,21岁的田维闭上了美丽的大眼睛。当时她正读大学三年级。“花田半亩”,一语成谶,一个仙子般的少女留下半亩花田,化蝶而去。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